欢迎您的到来!
今天是
推荐文章
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团队:愿为“守护认知”灯塔 引领“优雅老去”航程
2024-08-17

访谈嘉宾: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陈晓春教授

采访者:《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尹晗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逐渐加重的神经退行性病变,表现为认知行为能力逐渐丧失。因其高发于老年期,又被称为“老年痴呆”。


陈晓春教授
陈晓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他以医术为笔,以仁心为墨,书写着老年神经疾病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的壮丽篇章。

他们故事始于一个偶然。“1997年,我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神经病学博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帕金森病,但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许多帕金森病患者除典型运动症状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这使我意识到,认知功能障碍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密切相关。”陈晓春教授说,正是这份洞察,让他在2000年博士毕业后,同时关注起了帕金森病和AD。

2006年,贾建平教授牵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作为首任副组长之一,陈晓春教授从那时起,才全身心投入这一领域,成为一座守护万千患者认知的灯塔。

从基础到临床,从医院到社区,从“单枪匹马”的治疗组,到拥有33张床位、数十名专业人员的认知障碍亚专科,陈晓春教授团队不断拓展着AD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我们的初心始终未变——为AD患者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科学筛查“三步曲”  抓住“黄金窗口期”


AD起病隐匿,发展过程如一场缓慢的衰退,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轻度痴呆阶段是抵抗记忆衰退的“黄金窗口期”。“只有早筛、早诊、早治,我们才能为患者争取到更多时间。”陈晓春教授表示,在实践中,他和团队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公众对AD相关认知功能损害认识不足,二是诊断标准和诊断技术存在局限。

“防治AD的关键在于加强公众认知。”陈晓春教授介绍,他带领团队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认知障碍学组,不遗余力地开展公众科普教育。从院内到院外,从线下到线上,从编写《AD科普手册》到开展“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全国公益行动”,他们为千万AD患者传递着疾病防治理念。

“在诊断层面,此前医生只能依靠认知功能评估和结构影像学进行初步判断,难以做到精准诊断。而随着分子生物学、影像技术的突破,AD的客观精准诊断成为可能。”陈晓春教授表示,随着2023年《NIA-AA指南》引入了诊断生物标志物,已有许多企业开发了检测脑脊液中Aβ42与40比值及tau等相关指标的方法,为AD精准诊断提供了新途径,这也是团队研究的重点。

“关口前移,社区应成为抗击AD的第一道防线。”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上,陈晓春教授作为撰写专家,携手五大国家医学中心共同推出《脑健康中心建设指南》,将关注点聚焦于社区人群的早期认知功能状态筛查。“一年来,我们已在6个省市建立了15家‘社区脑健康中心示范建设试点单位’,主要针对5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进行认知筛查,并对其中具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采取慢病管理、风险因素干预以及非药物干预等措施,延缓其认知功能的损害。”陈晓春教授介绍,为实现高效精准的筛查,团队还设计了一套科学筛查“三步曲”:第一步,是利用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快筛量表进行初步评估;第二步,是通过便携式脑电记录仪采集脑电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进一步验证筛查结果;第三步,是对疑似患者进行生物学标志物验证。

“仅福建省内,我们就完成了30余万人的认知功能筛查,数据显示,阳性人群在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准确率(AUC值)达92%以上。”陈晓春教授表示,近年来,大量研究正逐步证实外周血在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我期待,外周血检测能够成为未来判断AD疾病状态及治疗反应的‘金标准’,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精准的诊断。”


 早期干预  以“整体观”进行综合治疗


“早期干预在AD治疗中至关重要。”陈晓春教授表示:随着β-淀粉样蛋白(Aβ)单克隆抗体等药物应用于临床,AD治疗迈入精准靶向时代。

“目前,学界对Aβ治疗有一个共识,即将其视为一种疾病修饰疗法,通过免疫调节,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延缓疾病的进展。然而,这种疗法还无法完全阻断疾病的发展。”陈晓春教授表示,目前已有的针对Aβ和Tau蛋白(Tau)这两个关键病理特征的单克隆抗体主要针对“明火”——Aβ和Tau在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直接损害。但AD的发病过程中还存在“暗火”——由Aβ诱导的慢性神经系统炎症,其对认知功能的持续损害不容忽视。“应从整体观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AD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进行全方位、多靶点的复杂性疾病管理策略。”

研究表明,AD临床症状前的肠道菌群异常可能与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早期定向干预肠道菌群,可能有助于逆转或改善AD的病理过程,进而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陈晓春教授特别提到,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团队等取得的重要进展,其研发的甘露特钠可通过靶向脑肠轴,重塑肠道菌群平衡、减轻脑内神经炎症、减少Aβ沉积和Tau蛋白的磷酸化,进而改善认知功能,达到治疗AD的效果。

陈晓春教授介绍,2021年,一篇发表于《柳叶刀》的文章将甘露特钠定位为“靶向神经炎症的疾病修饰类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表明靶向脑肠轴不仅可以对症,还能够延缓甚至逆转认知疾病的疾病进展;2023年,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研究显示,在AD尚未出现神经退行性临床前阶段,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与Aβ和Tau病理标志物相关,意味着肠道菌群在疾病病程早期发生变化。文章以甘露特钠为例,指出该研究结论预示基于肠道菌群的治疗具有改变AD病程的潜力。

“甘露特钠不仅是一种药物,更是一种治疗理念的革新。这种从整体出发的治疗策略,为AD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陈晓春教授表示,甘露特钠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接受度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和潜力。“我们的目标是将AD治疗从控制疾病进展,升级到阻止甚至逆转疾病。”


 全程管理  打造“院社一体化”慢性病照护


“每天,我都会遇到许多焦急的家属,他们带着对亲人病情的深深忧虑,来到这里寻求答案。”每每谈到临床工作中的点滴,陈晓春教授的话语中都充满了温情。他说,很多AD患者家属都希望亲人能够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然而,要使已陷入中重度或重度痴呆的患者、重获生活自理能力,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能做的就是‘踩刹车’,一方面通过治疗,努力减缓患者记忆消逝的速度,一方面帮助家属理解目前医疗手段的局限性。这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耐心与同理心。所幸,大多数家属最终都能理解,并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与配合。”在陈晓春教授的眼中,每一次与家属的深入交流,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一次共同面对困难的旅程。“沟通工作确实繁重,但每当看到家属从迷茫到接受,再到积极配合治疗,那份成就感都是无法言喻的。”

“AD 患者的病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恶化,因此必须建立起患者全程跟踪管理体系。”陈晓春教授介绍,团队建立了基于福建省人群的痴呆和认知障碍谱系病临床生物样本和影像临床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患者信息精细化管理,不仅提升了诊疗效率,推动了疾病的个性化、精准化治疗,更为科研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除了院内的努力,陈晓春教授还积极推动与科室与社区深度合作。他提到,许多患者在确诊后需要回到社区进行长期管理,这就需要社区医生与专科医生紧密配合,共同实施风险因素管控和非药物疗法应用。从认知训练到健身操,再到物理疗法,一系列干预措施在社区中悄然开展,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照护。

“未来,我希望社区能够建立更多的AD照护中心,为失能、失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照护服务。”陈晓春教授指出,我国已有近千万AD患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但目前,国家尚未将AD纳入职工医疗保险特殊病种门诊报销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获得有效治疗和长期管理的途径。作为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陈晓春教授多次呼吁将AD纳入慢病管理范畴,并呼吁建立医保“长护险”机制,为终末期AD患者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社会关怀。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老年人能够在晚年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优雅地变老。”陈晓春教授坚信,随着全社会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天终将到来。